服务热线:13268735777  15819856909
欢迎光临广东鼎泰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!
广东鼎泰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
当前位置:
什么是一次预制舱
来源: | 作者:dtk | 发布时间: 2025-04-21 | 25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在电力系统中,“一次设备舱”指专为容纳**一次设备**而设计的模块化预制舱体,其核心功能是集成、保护电力系统中的主电路设备,实现电能的传输、分配与控制。与储能预制舱(侧重能量存储)不同,一次设备舱聚焦于电力系统的“主干”设备,以下是其详细解析:

**1. 定义与核心设备**

- **定义**:  

  一次设备舱是工厂预制的封闭式结构(集装箱或定制化舱体),内部集成电力系统一次设备,运输至现场后通过快速连接实现供电功能。

  

- **典型设备**:  

  - **变压器**:油浸式或干式变压器,用于电压变换。  

  - **开关设备**:断路器、隔离开关、负荷开关等,控制电路通断。  

  - **GIS(气体绝缘开关设备)**:紧凑型气体绝缘组合电器,替代传统敞开式设备。  

  - **母线及连接件**:主电路导体与绝缘支撑结构。  

  - **避雷器、互感器**:过电压保护与电流/电压测量。


 **2. 核心设计特点**

- **模块化集成**:  

  将变压器、GIS等设备在工厂内预装,减少现场拼装时间,例如将110kV GIS与10kV开关柜集成于同一舱体。  

- **环境适应性**:  

  - **防护等级**:IP54及以上,防尘防水。  

  - **温控系统**:空调或强制通风,确保设备在-25℃~40℃稳定运行。  

  - **抗震设计**:满足8级地震烈度要求(如核电、山地场景)。  

- **安全防护**:  

  - **防火**:舱体采用阻燃材料,配置气体灭火系统。  

  - **防爆**:GIS舱体需满足内部电弧故障防护(IAC级)。  


 **3. 应用场景**

- **模块化变电站**:  

  替代传统土建变电站,例如“预制舱式变电站”将变压器、高压开关等集成于多个舱体,工期缩短60%以上。  

- **新能源场站**:  

  为光伏电站、风电场提供紧凑的升压并网解决方案。  

- **城市配电网**:  

  部署于负荷中心(如工业园区),节省土地资源,解决城市变电站选址难题。  

- **应急供电**:  

  车载式一次设备舱,用于灾后电网快速恢复。  


**4. 核心优势**

- **快速部署**:  

  现场安装周期从传统数月至几周(如某海上风电项目采用GIS预制舱,工期缩短70%)。  

- **空间高效**:  

  GIS舱体占地仅为传统户外设备的1/10,适合土地稀缺地区。  

- **质量可控**:  

  工厂化生产避免现场安装误差,设备可靠性提升(如湿度、灰尘可控)。  

- **成本优化**:  

  减少土建施工与现场调试费用,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15%~30%。  


 **5. 与二次设备舱的区别**

| **对比项**       | **一次设备舱**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 **二次设备舱**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

|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
| **核心设备**     | 变压器、断路器、GIS等           | 保护装置、监控系统、通信设备    |

| **电压等级**     | 中高压(10kV~550kV)           | 低压(220V~1kV)               |

| **功能定位**     | 电能传输与分配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 系统监控、保护与控制            |

| **典型结构**     | 重型防护设计,需散热/防爆       | 轻型机柜,强调电磁屏蔽与防干扰 |


**6. 典型案例**

- **上海某地下变电站**:  

  采用GIS预制舱,埋深20米,节省地面空间,服务城市核心区供电。  

- **青海光伏基地**:  

  35kV预制舱式箱变,集成光伏逆变器与升压变压器,适应高原恶劣环境。  

- **欧洲海上风电**:  

  66kV海上升压站预制舱,防腐设计,抵抗盐雾与海浪冲击。  


 **总结**

一次设备舱通过“工厂预制+模块化”重构了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模式,尤其适用于新能源、城市电网等场景。其本质是电力系统“主干”设备的载体,与二次设备舱(“神经系统”载体)、储能预制舱(“能量池”载体)共同构成现代电力系统的模块化基石,推动能源基础设施向高效、灵活、低碳方向演进。


新闻中心
NEWS CENTER